2018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颁奖典礼于2018年12月19日下午在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顺利举办。谢义炳先生的女儿—北京市气象局谢庄研究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毛节泰教授、陶祖钰教授,来自各气象类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获奖人员以及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部分师生参加了颁奖仪式。
北京大学卢骁、北京师范大学孙诚、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袁星、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蒋兴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赵海坤、中山大学辛秦川共6位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成为今年的获奖者。
颁奖典礼由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主任胡永云教授主持。仪式上毛节泰教授就今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的评选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宣布评选结果。
胡永云教授主持颁奖典礼
毛节泰教授宣布评选结果
随后,播放了回顾谢义炳先生生平的短片,并由谢义炳先生女儿谢庄女士介绍了设立谢义炳奖的初衷和意义。
谢庄女士发言
嘉宾和获奖者合影
从左到右:陶祖钰,谢庄,卢骁,蒋兴文,孙诚,袁星,赵海坤,毛节泰,胡永云。
最后,由到场的五位获奖人进行简短而精彩的学术报告,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和科研成果。
卢骁:北京大学
获奖评语:
在全球对流层臭氧演变及其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上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并作为主要完成人研发了我国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化学耦合数值模式。
孙诚:北京师范大学
获奖评语:
阐明了大西洋年代际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物理过程和动力学机制,揭示了大西洋在全球和区域气候年代际变化中的关键作用。
袁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获奖评语:
建立了适合复杂地形高分辨率模拟的陆面水文模型,并用其发展了极端水文事件集合预测系统方法。
蒋兴文: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获奖评语:
揭示了青藏高原夏季大气热源年际变化及其与印度季风相互作用的特征和机理。
赵海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获奖评语:
揭示了影响台风活动多尺度气候变率的可能机理,发展了台风强度资料的动力评估方法,从多角度加深了台风气候变化本质的认识,并研制了一套台风活动动力季节预报系统
辛秦川:中山大学
获奖评语:
长期致力于全球和区域尺度的陆面过程模式研发,系统地开展了植被冠层辐射传输、植被碳循环、植被物候等数学物理建模工作,建立了原创性的陆地生态系统过程模式,为理解气候变化与陆地生态相互作用等问题提供了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