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English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 基金会简介
  • 王绍武先生生平
  • 历届获奖者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 基金会简介
  • 王绍武先生生平
  • 历届获奖者
当前位置: 首页» 基金奖项»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历届获奖者

历届获奖者

2024年第三届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获奖者

发布时间:2024-06-27
 


20240628171955922800806793.jpg

王莉萍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物理海洋专业2019级直博生,指导教师为杨海军教授。博士期间,利用CESM耦合模式和Rossby波动力学揭示了青藏高原和落基山脉对两极气候影响的动力机制,研究成果发表在J. Climate和Sci. Rep.期刊上;博士期间在瑞士洛桑大学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交流,与Daniela Domeisen教授合作探究平流层年代际变率与海洋环流的关系,目前有2篇文章在投;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在AGU、AMS、EGU、 SPARC等会议上做口头报告。博士期间获得第三届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团员,校长奖学金。


20240628171955916860302811.jpg

张璐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2019级直博生,导师为张宏昇教授。博士期间,综合利用城市、沙漠和草原等多种地表的大气边界层观测实验资料,针对湍流输送差异性、湍流运动间歇性和湍流结构相干性,开展湍流输送机理和边界层物理过程研究,研究结果为改进大气数值模式中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第一作者在GRL、JGR、JA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主持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汇报;博士期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大学优秀毕业生、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连续2年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次获得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称号,2次获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钟盛标教育基金”研究生学术论坛二等奖,获得中国气象学会全国城市气象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地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楼五层,北京,中国 , 100871 电话:010-62765802 传真:010-62751094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北京大学 ----

Copyright © 2017.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