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 关于我们
    本系简介
    行政办公
    纪念册
    90周年华诞
    年报
    地图路线
  • 教职员工
    教研人员
    客座教授
    行政人员
    研究人员
    退休教师
  •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
    气候与海-气实验室
    大气水循环与人工影响天气联合研究中心
    北大AOS-哈佛EPS 气候与环境合作项目
    中国气象局龙卷风重点开放实验室
  • 教育教学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 人才招聘
  • 科学传播
    学术报告
    蔚蓝空间
    科普素材
    大气海洋数据平台
  •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王绍武优秀博士毕业生奖
    花蕊优秀本科毕业生奖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教育基金
    捐赠方式
  • 办公服务
    常用下载
    院会议室预订
    访客预约
    公共网盘
English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 基金会简介
  • 谢先生生平
  • 历届获奖者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 基金会简介
  • 谢先生生平
  • 历届获奖者
当前位置: 首页» 基金奖项» 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历届获奖者

历届获奖者

2021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获奖名单

发布时间:2021-10-22
 


姓名

性别

年龄

单位

职称

研究方向

获奖原因

何 超

男

34

暨南大学

研究员

气候动力学

揭示了副热带高压和夏季风对全球变暖的纬向非均匀响应机制。

胡 帅

男

31

国防科技大学

副教授

大气光学与大气辐射

开发了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对于非球形粒子的光散射计算取得了重要创新性成果。

胡晓明

女

31

中山大学

副教授

气候反馈、变化及预估

为地表-大气之间的长波辐射反馈建立了新的定量分析框架,揭示了全球增暖及模式预估不确定性的关键过程。

沈路路

男

34

北京大学

助理教授

大气环境极端事件

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变率对重污染事件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卫星数据定量了极端温室气体排放事件。

王 勇

男

34

清华大学

副教授

全球气候模式云和降水参数化

研发了冰晶异质核化、随机对流等参数化方案,改进了云和降水模拟,揭示了小雨主导气溶胶长期清除过程。

周震强

男

32

复旦大学

副研究员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亚洲季风

揭示了印度洋本身的海气耦合模态影响我国夏季梅雨的物理机制,为理解东亚夏季风的变异机理和季风预测提供了新视角。


  

地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楼五层,北京,中国 , 100871 电话:010-62765802 传真:010-62751094

----友情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 ---- 北京大学 ----

Copyright © 2017.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