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自1929年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29-1952年的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时期是开创阶段,由最初的地学系气象专业发展为独立的气象系,其间,西南联大艰苦岁月的淬炼铸就了本学科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精神气质;2)1952年随院校调整进入北京大学至2000年是本学科蓬勃发展的阶段,为新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并由最初的物理系气象专业,扩展为1958年成立的地球物理系大气物理和天气动力两个专业,1998年,大气物理和天气动力专业合并为大气科学专业;3)2001年,北京大学成立物理学院,大气科学专业进入物理学院,成立大气科学系,2010年5月,北京大学决定在大气科学系建立物理海洋专业,并将大气科学系更名为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目前,随着北大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正朝着世界一流大气科学学科的目标迈进。
90年来,北京大学几代大气科学学人秉承自由、严谨、求实、创新的精神铸就了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的辉煌,为中国气象事业研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这里名师荟萃,竺可桢、李宪之、赵九章、涂长望、谢义炳、顾震潮、陶诗言、周秀骥、赵柏林等著名科学家先后在此执教或兼职。这里人才辈出,在二千多名毕业生中涌现了大批英才,叶笃正、郭晓岚、谢义炳、赵柏林、黄润乾、任阵海、曾庆存、丑纪范、周秀骥、龚知本、李泽椿、吕达仁、丁一汇、黄荣辉、汪景琇、吴国雄、金亚秋、王会军等为代表的优秀毕业生都在这里学习过,毕业生分布在气象局系统、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的管理和科研岗位,还有一大批杰出校友任职于海外名校、研究机构和其他领域。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8人,其中教授9人(杰出青年4人)、长聘副教授5人(优秀青年2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助理教授6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副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教学和科研管理岗位4人。另有兼职教授5人(均为中科院院士)。近年来,随着一批海外优秀青年人才的回国任职,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充满活力、学术氛围浓厚的教师队伍。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科研实力雄厚,我们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大气科学领域最基础、最前沿的科学问题,倡导在独立科研基础上的合作。 近几年来,每年人均科研经费80多万元,每年发表SCI论文130多篇,其中一些发表在Nature, PNAS, Nature子刊。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有:大气辐射与遥感、云物理与大气化学、大气边界层与环境、数值天气预报与模拟、大气动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气候动力学与模拟、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古气候和行星大气等。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具有包括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大学的“大气科学”是全国唯一的大气科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同时具有“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和“气象学”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自设了气候学和物理海洋学两个二级学科。本科“大气科学”专业于1993年被确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数理基础、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一、二年级本科生在物理学院接受统一的数理训练后,从三年级开始,本科生开始进入大气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大气与海洋科学系与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签订了学生交流协议,资助优秀本科生前往这些大学进行暑期访问学习。约90%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院所攻读博士或硕士学位,约10%的毕业生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大型公司就业。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设有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物理海洋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我系每年招博士生20名左右、硕士生2-3名。我们接受本校和其它重点院校的免试推荐博士和硕士研究生。除大气科学、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外,我们尤其欢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生申请我系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一部分前往海外从事博士后研究,一部分在高校、中科院以及气象局、环保局、海洋局、民航局等国家机关、大型企业等单位就业。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